錢理群 教授是我最尊敬的老師之一。他的每一本著作中,都能看到一顆真誠坦率的心和一團燃燒著的激情。在《位小舞臺之間》一書的後記中,他深情地談起自己的妻子,這是一段樸實無華的文字:
而我尤其要說的,是我的老伴可忻。我十分清楚,我能最終走出生命的“冰谷”,全仰賴她的堅定,果斷(我的性格根本上是軟弱的),她的溫柔,體貼(我是最不會照料自己的)。每當思及充滿未知因素的“將來”,不免有些惆悵時,只要想到她會默默地與我共同承受一切,我就似乎有了“底”。她是我生活中永遠不倒的樹,我樂於公開承認這一點,並無半;或愧色。因為我知道,在她的心目中,我也是這樣一株樹——在充滿險惡的人世中,我們互相苦苦支撐:這就足夠了。我的這本書當然應該獻給她,我的可忻。記得在15年前的新婚之夜,我也曾向可忻獻過一本書——那時十年浩劫還沒有結束,我雖也寫有近百萬字,卻不可能出版;獻上的是手抄本,書名《為怕魯迅學習》。
現在,“書”由手寫變成了鉛印,但那份情意卻沒有變,依然那樣深摯、純真——但願我們永遠像年輕人那樣相愛,儘管此時我們都已兩鬢斑白,並一天天走向歸宿。
兩棵樹,並不參天,並不偉岸;兩棵樹,枝枝連理,葉葉相貼,連根系也連結在一起。風裏雨裏,兩棵樹互相溫暖、互相慰藉。這段用“心’寫的文字,也要用“心”去讀。我想,先生是沒有必要羡慕年輕人的,因為先生的愛是一種歷盡滄桑之後沉甸甸的愛。 錢 老師送給師母的著作,無論是當年的手抄本,還是今日的出版物,也都是沉甸甸的,也只有師母才受得起 錢 老師的禮物,今天的女孩子大多喜歡金首飾與時裝。當愛變成“每週一歌’、“半月談”,變成“一場遊戲一場夢”;當牽手變得隨心所欲,自由自在,輕輕鬆松的時候,愛便失去了純潔,也失去了真摯,只剩下一個蒼白的外殼。
有一次,我到 錢理群 先生家請教問題,師母正在外間忙碌著,偶爾走過書房一次。我很想悄悄地問先生初戀的經過,卻一直沒有開口。不是“不敢”,而是“不忍”——就讓它成為一個讓我們追思與想往的“謎”吧,最美麗的情感往往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 Oct 18 Wed 2006 07:10
牽 手(二 )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