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 圓融

四、我對書中人物的看法
  
  書中出現的人物不多,主要有四男四女。
  四男:渡邊、永澤、木月和敢死隊;
  四女:直子、綠子、玲子和初美。
  
1、 渡邊:
  渡邊在生活中應該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人物,平常沉默寡言,不合群,不善交際,朋友很少,但渡邊本身獨特個性一旦被有識之人慧眼相中,就會被他深深吸引,所以書中的每一個出場的男女都很喜歡渡邊,不管是男還是女。
  
  總結一下渡邊的性格特質:
  首先感受強烈的是渡邊的“真”,他不會故意讓別人去理解他,他真實地生活在自己的天地裏,一旦有人因好奇進入他的城堡,他也不會改變自己,還是把自己真的一面原汁地展示給別人 。關於這一點,渡邊自己說“可能的話我還是當一個誠實的人”。
  
  接著感受的是渡邊博大的平和。有意加了一個博大作為定語,是因為渡邊的平和象大海一樣寬廣無邊,另一方面感覺渡邊的情感世界象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這兩者一點也不矛盾,可惜直子不知道欣賞,固守在木月的傷感中,而綠子能深深感受到這一點,雖然渡邊有他不能容忍的地方,但她最後還是堅定地選擇了渡邊。
  
  另一個矛盾的地方是渡邊的善良與冷酷。 渡邊心地善良,他可以無私地幫助素不相識的人,但同時他是一個自戀的人(寫到這裏,感謝我的知己百合,在和她探討《挪》人物的個性時,她精闢地指出書中每個人物實際上都有自戀傾向),由於渡邊的自戀,或者說有時過於認真地沉迷於自己的天地,形成他冷酷的一面。他是那種能為某個理由放下一切的人,印證那句俗語“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這種固執有時很傻。
  
  最後有感于渡邊極具煽動力的語言。渡邊語言精闢、詼諧,富有煽動力,尤其是對有一定素質的女孩子,很多話讓人巴咂著反復品味,綠子當初就是被渡邊特色的語言打動芳心。如果渡邊把這個特長作為追求女孩子的利器,應該很管用,但渡邊沒這樣做。
  
  總結一下渡邊,渡邊是那種到了人群中就找不到的小人物,但對瞭解他的女人,她們知道他實在是一個有個性的成熟的有男人味的男人,可以一輩子被他吸引。
  
  
2、 永澤:
  縱觀全篇,好象永澤是唯一可以把持自我的積極的人,但事實上,他與直子、木月、初美如出一轍,都是對現實充滿絕望,只是選擇的方式有所不同.,他們選擇了死,但永澤選擇遊戲人生。
  
  永澤不斷地以積極的入世態度淡化挑戰人生活著的意義,對人世的絕頂洞察讓他通悉各種手段的同時冰徹心骨。無論是對事業還是對性,他固有的高度投入的遊戲姿態都只是證明了他的絕望。
  
  永澤是一個極端冷酷自私的人,也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競爭對手,這種人一旦目標確定,不達目的不甘休,往往現實世界證明他異于常人的資質讓他最後總是站在目標的山巔,但那一刻,他更加孤獨和空虛。永澤的遊戲法則是對現實法則最嘲諷的驗證和剖析。
  
  永澤有一顆孤寂的靈魂,這種程度也由初美間接反應,連初美那樣極具愛心和魅力的女人也不能溫暖他。他和死去的木月一樣選擇我行我素的渡邊作為朋友,但他那種骨子裏的冷酷讓渡邊無法接受,直至永遠拋棄他。
  
  在現實世界裏,永澤同樣寂寞地在走一條不歸之路。
  
  
3、 綠子:
  綠子是我喜愛的人物,喜歡她的真實,喜歡她的率真,喜歡她的真性情,喜歡她的不認輸,喜歡她的自由,喜歡她的不矯柔造作。就這些。
  
  實際上,綠子很簡單,但喜歡她真地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雖然綠子有些行為給人感覺怪異,但書中只有綠子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她一個人陽光一樣活在《挪威的森林》中。
  
  最後想說一點,綠子浮出表面的真與渡邊內心的真不管在哪個年代,哪種環境都難得可貴。
  
  
4、 直子:
  直子象《紅樓夢》中的林妹妹一樣,讓我只有同情沒有喜愛。直子一切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但我深深理解,她無法自拔。她與木月兩小無猜的情感象洪水猛獸一樣吞噬了他們過早的愛情和人生,只為他們可憐。
  
  同樣的纖細,同樣的敏感,同樣的柔弱,同樣的膽怯,直子與木月相同點太多,他們象同樣不能禦寒的刺蝟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一個走了,一個必須追隨而去,在另一個世界裏再互相依偎。
  
  渡邊本事再大,努力再多,也無法挽回,這是宿命。看著渡邊傷心,看著渡邊自責,看著渡邊無法釋懷,同樣讓人可憐。
  
  在打這段文字的時候,2001年11月1日中午12點17分,我翻閱著直子死去,渡邊獨旅的章節,反復咀嚼其中的話語,再次心靈震撼,我與渡邊一樣沉浸於直子死去的悲哀中。再引用書中的原文吧:“有時我覺得自己似乎成了博物館管理人——在連一個參觀者也沒有的空蕩蕩的博物館裏,我為自己本身負責那裏的管理。”
  
  慶倖渡邊遇到了綠子,他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中還會不斷地自責、懷想,但陽光綠子會不斷溫暖他的心。
  
  
5、初美:
  《挪》第九章關於初美的文字是這樣:渡邊用計程車送初美回宿舍途中,目睹初美的風度情態,強烈感到她身上有一股儘管柔弱卻能打動人心的作用力,便一直“思索她在我心中激起的這種感情震顫究竟是什麼”。而直到十二三年後才在異國那氣勢逼人的暮色中,恍然領悟到“她給我帶來的心靈震顫究竟是什麼東西——它類似一種少年時代的憧憬,一種從來不曾實現也永遠不可能實現的憧憬。這種直欲燃燒般的天真爛漫的憧憬,很早以前就己遺忘在什麼地方了,甚至在很長時間裏我連它曾在我心中存在過都未曾記起。而初美所搖撼的恰恰就是我身上長眠未醒的‘我自身的一部分’。當我恍然大悟時,一時悲愴至極,幾欲涕零”。
  
  然而這樣超凡的美麗的女子最後也象其他人一樣,在人生某一階梯的時候,就象突然想起似地瞭解自己的生命。嗚呼!
  
  書中沒有描寫初美與永澤如何相識、初美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但常理推斷初美光輝地母性與寬容,她與永澤相戀,她的自殺情結都不會離開過去,過去鑄就初美癡迷於永澤而又無可奈何。
  
  美麗的初美走了,永澤給渡邊來信寫到:“由於初美的死,某種東西消失了,這委實是令人不勝悲哀和難過的事,甚至對我來說。”渡邊把這封信撕得粉碎,此後與永澤絕交。
  
  最後,想說明的是與其說渡邊喜愛初美,不如說渡邊有姐姐情結或渡邊33歲時在夕陽中的領悟。
  
  
6、玲子
  雖然玲子一再否認她沒有同性戀傾向,但正如那個畫一樣的女孩子說的那樣,玲子是一個同性戀者或者準確地說是一個雙性戀者。
  
  玲子的心理不正常和其他人不太一樣,她一生的禍福都是音樂所賜。她癡迷于音樂,不能正常地生活在人群和社會之中,一天某個非常誘人的女孩在用性打斷她的不正常音樂之戀時,她的情感大廈轟然倒塌,這是她心理上極為脆弱的一面,那個女孩只不過點了一下她的“命門”。
  
  對於經過8年調養的玲子是否還能正常重返人間,即使在旭川小鎮,我還是擔心。
  
  對玲子還想說的是,在某種程度上,玲子受直子影響很深,她們雖沒有性的接觸,但心靈上已相交,所以書中最後,渡邊實際上在和直子作愛,而玲子把自己當作直子化身與渡邊來了四次。
  
  這裏不能簡單地指責渡邊與玲子的性放縱。
  
  木月和敢死隊就不寫了。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靜 的頭像

    境...

    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