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 圓融

五、 本書對我的兩個重大影響
  
1、 生與死 

  《挪威的森林》有一段流傳甚廣的名言,“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我第一次看《挪》的時候,才19歲,對書中很多話並沒有很好的理解,比如這句話。等人生閱歷增長後,才慢慢領悟其中的一些含義。
  
  《挪》一共提到四個人自殺,木月、直子、直子的姐姐和初美。書中冷峻平緩的筆風把這些莫名其妙但又沉悶的自殺擺到19歲我面前時,我那時確實有點不能承受之重。我不理解,我苦悶。實際上生與死是一個相當宏大的課題,佛祖在菩提樹下參悟了生死之後才確定了佛教的基本教義。
  
  就在看《挪》書的同一年夏天,我遇到了同樣想自殺的女朋友。《挪》書給我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我不能容忍自己身邊的人有自殺的想法,這一想法促使我在此後的10年裏勸說了多人。另一方面,我對死看地很開,我不知這是否受到了《挪》的影響。我很清楚將來我肯定也會走上自殺道路,但前提是我感到活夠了,或者當一場不可治癒的大病來臨時,我會一個人悄無聲息地出走,然後在大自然中自殺。
  
  隨著年齡增長,我發現成熟的標誌是開始不斷地參加紅白喜事。當身邊的親友撒手人寰時,每一次的葬禮都讓人反省活著的人該如何更好地活著。基於這個思想,我選擇了漂泊,選擇了多經歷,這成為我的一個人生觀。人來到世上只活一次,要讓這一次活地有價值,多活幾次。漂泊的路上充滿酸甜苦辣,但我為我的經歷不悔。
  
  
2、 人不能被某樣東西束縛住 

  有一次,綠子問渡邊為什麼不吸煙,渡邊回答:“我不情願被某種東西束縛住”。當年看到此話時,我心頭一震。
  
  大學時代,我沉迷於圍棋與哲學的世界裏,連談戀愛都無暇顧及。畢業那年,從象牙塔到社會,象很多人一樣,剛開始不適應,有種逃避思想,又想鑽到圍棋世界裏。當看到此話時,真是如雷灌頂,象禪宗的頓悟一樣。我在91年就自動選擇了下崗,開始走上自己改變自己命運的漂泊之路。
  
  欲成大事,人就不能被某樣東西束縛住。
  
  我沒有任何不良嗜好,所謂“五毒”我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我永遠不會過多地沉迷於某樣事情。漂泊的人一旦染上某種嗜好,無意於在沖天的翼上加上重重的砝碼。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靜 的頭像

    境...

    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