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提到法國當代思想家 尚布希亞 (Jean Baudrillard) 的書 "美國". 針對這本書,僅用我拙劣的文筆與你分享實在不夠. 因為尚布希亞 的文筆實在太好了(當然譯者也功不可沒),市面上有可能已經買不到這本書,所以我決定在這裡張貼一些精采的內容.
========================================
紐約~
在這裡,雜居讓其中的每一分子迸出了火花,
而在他處,雜居只會抹消彼此的差異.
---------------------------------------------------------
藉著所有住民不可思議的共謀,紐約把自己的大災難當成一齣舞台劇來演出. 這不是頹廢的結果,而是它自己權力所致,因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威脅其權力. 事實上威脅的缺乏即是它的權力.
---------------------------------------------------------
星星的美國. 純粹循環的抒情特質. 與歐洲式分析的憂鬱相抗衡. 從向量與体貌特徵,從垂直物與空間物而來的即刻驚眩. 與文化凝視的焦躁距離相反.
因隱喻的崩解而歡愉,而在歐洲,我們只會哀悼. 猥褻的喜悅,一目了然的猥褻,權力的一目了然,擬像的力量. 與令我們失望的貞節我們因嬌揉造作所造成的鴻溝相反.
---------------------------------------------------------
此地事物在其庸俗中所彰顯的縱容與幽默,也是美國人對待自身與他人之道. ~ .他們從不宣稱擁有我們所謂的才智,他人的才智亦不令其感到威脅.
對他們而言,才智只不過是某種特殊的心靈形式,人不應該過分耽溺此道. 因此,他們不愛否決或爭辯;他們自然的反應是贊同.
這種並非缺乏幽默的自我縱容,證明這個社會對自己的財富或權力有信心.
---------------------------------------------------------
他們當然缺乏貴族的優雅,但擁有一種來自空間的舒坦,此種舒坦為向來擁有寬闊空間的人所有,足以彌補禮儀或高貴出身之闕如. 擁有空間賜與的行動自由,輕易地彌補了其特質與人格的平板. 粗俗但"輕鬆".
我們的自由表現在精神,但他們的自由則在行動.
---------------------------------------------------------
這是一場成功的革命嗎? 當然是! 你以為"成功的"革命該是什麼模樣? 它就是樂園. 聖塔芭芭拉是樂園;迪士尼是樂園;美國是樂園. 樂園就是樂園. 就算悲傷,單調及膚淺,但這就是樂園. 不會再有別的.
你必須以發現新世界的那一代人之天真熱情來看待今日的美國;美國人對自身的成功,野蠻與權力亦秉持著同一股熱情. 不然,你就什麼都不懂.
-----------------------------------------------------------
美國~ 一個
因平等庸俗與不在乎差異的發展已無法抑制而造就的天才世界...
-----------------------------------------------------------
文化必須是沙漠,好讓所有的事物都可以依相同的超自然形式獲得平等與耀揚.
========================================
或許你不一定同意他的論調,但不得不承認他寫得真是好. 書中尚有多處描寫景觀,空間以及速度的敘述也是棒極了.
向來,我對人文的部分較有興趣也就只摘錄這個部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