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絕妙的錯誤
  
  能夠稍微有些失誤, 乃是DNA的真正奇跡。沒有這個特有的品性,我們將至今還是厭氣菌,而音樂是不會有的。一個個加以單獨觀察,把我們一路帶過來的每一個突變,都代表某種隨機的,全然自發的意外,然而,突變的發生卻決不是意外;DNA的分子從一開始就命中註定要犯些小小的錯誤。
  
  假如由我們來處理這事,我們會發現某種途徑去改正這些錯誤,那樣,進化就會半路停止了。試想,一些科學家們正在成功地從事著繁殖文本完全正確的原生細胞,像細菌一樣的無核細胞,而有核細胞突然出現,那時,他們會怎樣的驚慌失措。
  
  我們來到這兒,就是由於純粹的機遇,可以說是由於錯誤。在進化路上的某處,核醋酸旁移,讓進了新成員;可能還有病毒也遷移進來,隨身帶來一些小小的異己的基因組;來自太陽或外太空的輻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縫,於是就孕育出人類。
  
  生物學實在需要有一個比"錯誤"更好的詞來指稱這種進化的推動力。或者,"錯誤"一詞也畢竟用得。只要你記住,它來自一個古老的詞根,那詞根意為四處遊蕩,尋尋覓覓。
   

二.犯錯誤的是人
  
  錯誤植根于人的思維的最基底。它們埋植在那裏,像根瘤一樣餵養這個結構。假如我們不是備有犯錯誤這種花巧、我們永遠也作不成任何有用的事情。我們通過作一連串的正誤選擇而思想,而作出錯誤的選擇的頻度必須跟正確選擇的頻度一樣高。我們就這樣生活下去。我們是被建造來犯錯誤的,編碼來出差錯的。
  
  每當新型的思維將要完成,或者新的音樂樣式要誕生時,事先一定要有一番爭論。同一個頭腦裏有雙方在爭辯,長篇大論,慷慨激昂,有個可愛的諒解就是,一方是對的,而另一方是錯的。事情早晚會有個水落石出。然而,沒有這兩方,沒有這爭論,卻根本不會有什麼行動。希望就在於這種犯錯誤的能力,這種易錯的傾向。從資訊的高山一躍而過,輕輕降落在錯誤一邊的能力,代表著人類天賦的頂峰。
  
  有時候有十條,甚至二十條道路可走,除了一條,其餘都肯定是錯的。在這種形勢下,那豐富的選擇可把我們提升到全新的地位。這一過程叫作探索,而它乃是基於人的易錯性的。假如我們的頭腦中僅有一個中心,只有在將要作出一個正確選擇時才能夠作出回應,而非這樣亂糟糟的,由各不相同,容易上當受騙的一叢叢神經原組成的系統,能夠沖進死胡同,上窮碧落下黃泉,走錯道兒,轉彎路,我們就只能死死的釘在今天這個樣子。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靜 的頭像

    境...

    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